身為加州人的我,每當想念墨西哥菜的時候,心中不免浮起「哎,心在南加,身在紐約」的不得已。之前為了重溫墨西哥菜的好滋味,遠征布朗克斯(The Bronx,從下東城坐地鐵,車程約一小時),殊不知,我家附近就有家高CP值的 Deli,除了賣正港墨西哥食材,還賣熟食。
胖嘟嘟的墨西哥卷餅(Burrito/$8)用料一般,米飯、雞肉、豆子和生菜。不過老闆 Pompayo 相當可愛地用三種顏色的醬汁重現墨西哥國旗。 繼續閱讀
身為加州人的我,每當想念墨西哥菜的時候,心中不免浮起「哎,心在南加,身在紐約」的不得已。之前為了重溫墨西哥菜的好滋味,遠征布朗克斯(The Bronx,從下東城坐地鐵,車程約一小時),殊不知,我家附近就有家高CP值的 Deli,除了賣正港墨西哥食材,還賣熟食。
胖嘟嘟的墨西哥卷餅(Burrito/$8)用料一般,米飯、雞肉、豆子和生菜。不過老闆 Pompayo 相當可愛地用三種顏色的醬汁重現墨西哥國旗。 繼續閱讀
繼 Tinder、How About We、Skout 等各式個樣網上約會交友網站,又來個純擁抱 App “Cuddlr" — 標榜根據你的地點找到互相擁抱的夥伴。真的假的,純同胞愛(指人類),無性愛,可能嗎?
看看紐約 Cuddle Party 抱抱派對達人 Jamie Garde 怎麼說!
Image Credit: cuddleparty.com
別搞錯,六十一歲的 Garde 可不是什麼反叛嬉皮,相反地,她有份安穩的人事部工作。其實,會接觸到抱抱派對是因為她經歷過一場失敗的婚姻,從中發現自己相當享受不含挑逗,不脫衣服的觸碰。在重新尋找自己的過程裡,Garde發現純粹尋找另一個體溫找安慰也不是件壞事。
Garde 表明自己是五個孩子中的老大,是個缺愛的孩子。至 2005 年她開始接觸抱抱派對 cuddle party 到 2007 年成為主辦人,她平均一年舉辦七八場派對。
研究顯示觸碰 — touch 如擊手,擁抱 — 可以降低血壓,減少憂鬱同時增加一種叫 oxytocins 的荷爾蒙(催產素)。催產素讓大腦中負責報償(reward)與愉悅(pleasure)的區域開始活化,也因此觸碰能讓我們感到歡愉。
繼續閱讀一起來抱抱!
美國人有句俚語說:“Give me a cup of joe" ,意:“嘿,來杯咖啡,給我杯 ‘Joe’ 吧”。
為什麼咖啡會叫Joe 咧? 雖然美式英語 “joe" 指的包括士兵,傢伙和咖啡,不過幫咖啡取人名還真怪。原來此說法來自第一次世界大戰。當時,由美國總統 Woodrow Wilson 指派管理海軍的 Joseph Daniels 為重整紀律下令禁止喝酒。不能喝酒只好改喝咖啡提神。不過不敢抗令的士兵將咖啡稱為 ‘a cup of Joseph Daniels’ 好洩憤,久而久之便成了 ‘a cup of joe’。
最近迷上 specialty 咖啡,不管是老闆對咖啡豆品質的堅持,烘培的要求還是創意咖啡,樣樣令人大開眼界。
根據 2013 年的資料顯示,美國人熱愛咖啡,平均一個禮拜花 $20 在咖啡上。一杯星巴克基本黑咖啡也要 $2,算算差不多一天兩杯左右。除此,年輕人(18 ~34歲)比年紀大的更願意在咖啡上花錢,是年紀大的兩倍。此情況紐約更是顯明。我目前喝過最貴的咖啡是一杯 $5 的熱拿鐵。不過我喝的還不是最誇張的,聽說紐約最貴的一杯拿鐵(Budin 的 licorice 甘草拿鐵)在三月時已經從$7 漲價到 $10 呢!哎,在紐約感到處處哭窮…
不過咖啡越賣越高貴意味紐約出現一批懂得品味好咖啡豆的達人囉。跟著記者 Sherry 一週週採訪吧!
紐約 Specialty 咖啡當道,連調酒咖啡都有,真不簡單。(credit: http://www.somoscolombianos.com)
二十一歲的 John Diaz 帶著一幫好友出席電影 (非正式) 首映會。身高約一百八十五公分的 John 身材如竹竿般高瘦,他除了演戲、玩音樂外,也是業餘模特兒。一入場便讓氣氛沸騰起來,一會兒跟導演 Keith Miller 擊掌打招呼,一會兒跟一同演出的 Primo 稱兄道弟,"Hey Brother!"。少了導演的深沉,Primo 的內斂,Diaz 帶來年輕人慣有的嘻笑與輕狂,卻也不失一股青春氣息。 在紐約下東城長大的 Diaz 媽媽和姊姊同住。他表示他小時候想加入紐約洋基隊當棒球員。不過初中時聽到一名演員談到演戲多好玩,多像在玩扮家家酒時,他決定當演員。 演員最吸引他的一點便是可以扮演許多不同角色,過各種不同的人生。 在Miller 新片 Five Star 裡 Diaz 演一名對未來懵懂的十五歲少年 John。 英文採訪,以下為中文翻譯: 閱讀電影 Five Star 相關資訊 繼續閱讀
二十九歲的 James ‘Primo’ Grant 有著超越實際年齡的智慧,歷練。血統一半多明尼加,一半哥斯大黎加的他身材壯碩,兩隻手臂布滿刺青,還有一口大鬍子,長相嚇人。再加上是紐約血幫 (East New York Bloods) 的 幫派老大,說採訪前心情沒有七上八下那是騙人的。意外的是,見到面後發現鐵漢柔情,"老大其實很溫柔"。
Grant 表示,他最後一次入獄是 2007 年。含糊帶過說那時因為某些誤會入獄,Grant 說因為坐牢,他不止失去看小兒子出生的機會,也因此跟孩子的母親分開。經歷那次經驗之後,他決定要做一個更好的父親。目前在紐約布魯克林一家 club 當保鑣,與現任未婚妻和四個孩子住在紐澤西。
對 Grant 而言,Five Star 是電影,也是他的故事。他的角色 – Primo – 是 John 的良師兼父親兼敵人。電影中有一景是 Primo 擔任猶太人成人禮 (bar mitzvah) 保鑣,有一名參禮者問他,"你那時怎麼長大?有成年禮嗎?" Primo 回答,"我十二歲那年跟一群人打架,合格了就入幫派。"
雖然 Grant 滿意目前的生活,不過有時候他也會想,如果十二歲那年籃球場上沒有人問他要不要加入幫派,他如今又會變成時麼樣子呢?
英文採訪,以下為中文翻譯:
啥咪?採訪正港幫派老大! 紐約新銳導演 Keith Miller 電影 Five Star 男主角 Primo 十二歲加入紐約東區血幫 (Bloods ),至今也算是一人之下許多人之上的 “將軍" (General,又稱 ‘G’)。不過電影焦點不在幫派鬥爭、耍狠,反之,Miller 想真實地表現出一名十五歲男孩 John 的成長故事。不同於一般人,瘦小,皮膚白皙的 John 得決定自己的未來,是否要成為幫派一員。他是否能擺脫他死去父親 (也是幫派老大) 的陰影,成為忠於自己,頂天立地的男人呢?身為男人,又意味著背負甚麼樣的家庭責任,必須做出什麼樣的選擇? 電影中,John Diaz (21 歲) 飾演迷茫少年John,James ‘Primo’ Grant (29 歲) 飾演血幫老大 Primo (John 的父親兼老師)。導演慣用將螢幕上故事和生活裡的現實合而為一,電影真真假假,假假真真,如霧裡看花,看到糾結處倍感真實。Five Star 獲選入紐約翠貝卡影展 (Tribeca Film Festival)。
Primo (left) and John (right) talk business on the court; James ‘Primo’ Grant (left) and John Diaz (right)
Image Credit: Nathan Fitch
英文報導發表於 Bedford & Bowery,點此閱讀
曼哈頓東下城的2A 酒吧開始於1984年,地點就在2街 (2nd St.) 和 A 大道 (Ave. A) 交接口。八十、九十年代的紐約有許多酒吧以街道糾街口名字命名,不過現今越來越少見,2A是少數殘留的此類型酒吧。
我的好朋友 Tom Clark 在 2A 當酒保,同時也是個音樂人。他與朋友共組四人樂團 — Tom Clark and the High Action Boys。’86 年為了追音樂夢從伊利諾州跑到紐約。由 20 歲青澀少年轉變成 48 歲啤酒肚中年男,Tom 自嘲帥氣不再,也感嘆紐約音樂人難做。越來越少酒吧提供 live 表演場所,除此,音樂人也難以 live 表演賺錢。因此,Tom 創辦 Treehouse (2A酒吧2樓現場音樂表演),每個禮拜天邀請不同音樂人玩音樂。
繼續閱讀古董店給我的感覺就像這件賣不出去的黑色貂皮大衣。
雍容華貴,柔軟,令人想起 30 ~ 50 年代好萊塢。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女性曾經擁有過這件大衣?是像金髮媚眼的德裔美國演員瑪琳·黛德麗 (Marlene Dietrich),還是帶著誘人微笑的奧斯卡影后瓊·克勞馥 (Joan Crawford)?
不過,好奇歸好奇,貂皮大衣質感再好,價錢再合理,我卻不會掏 $700 美金買它。是理智戰勝渴望還是我太俗氣?也許因為有太多人跟我想法一樣,導致在東城經營超過二十多年歷史的Archangel Antiques 六月關門。感嘆、不捨之餘,也只能勸喜歡在二手店尋寶的朋友們把握時間,要買要快。唉,以後要到哪裡才找得到印有甘迺迪頭像浮雕的打火機?
英文文章發表於 Bedford&Bowery
Archangel Antiques 為二合一古董店,老闆娘 Gail (75 歲) 這邊負責服裝 vintage 服飾,老闆 Richard (71 歲) 那頭則是賣有稀奇古怪東西,如:金色珠子串成的比基尼,鱷魚頭裝飾的皮包等。八十年代初,兩人在 Canal Street 跳蚤市場相遇,交往。’84年 Gail 由新澤西州搬回曼哈頓與Richard 同居。三十多年後,兩人是愛人也是工作夥伴。緣分很玄,有的時候,莫名地會在某個時間地點跟某個人交心。我跟 79 歲的 Sunny 是忘年之交。
Sunny’s (是酒吧也是老闆的名字) 坐落於布魯克林 Red Hook 河畔。開始於1850年,小酒吧是布魯克林最老的 dive bar[1],曾祖父傳給祖父傳給父親,接著叔叔接手,1994年才由Sunny 正式經營。義大利裔的 Antonio “Sunny” Balzano 說話帶著濃濃愛爾蘭腔。"I love it" 聽起來像 “I lurve it"。他親暱地換我 darling,不過會將母音拉得長長的,Dar-lang。
希望我這名又高又瘦頂著一頭瘋狂科學家捲髮的朋友身體健康,期待今年夏天他的生日派對。